足球直播_足球免费在线高清直播_足球视频在线观看无插件-24直播网

太平军余部在南美帮智利击败秘鲁?想多了,不过一则历史谣言而已-今日头条

太平军余部在南美帮智利击败秘鲁?想多了,不过一则历史谣言而已-今日头条

  近两年来,网上铺天盖地地出现了“太平军余部在南美帮智利击败秘鲁”的故事。

  这故事,其实在很早的时间就流传了,不过,由于故事太过荒诞,可信程度低,没怎么引起人们的注意。

  而这故事经过人为的渲染、夸张放大而变身成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和追捧话题的,是娱乐界的某才子。

  该才子原来的身份是音乐制作人,不知何故,突然放弃了音乐创作,热衷于参加各种电视综艺活动,担任嘉宾,评点、选秀,甚至开设讲坛,讲历史、讲掌故,粉丝团庞大。

  才子在讲述“太平军余部帮智利击败秘鲁”故事时,摇头晃脑地说,大约是在1862年,1万多名原属侍王李世贤的太平军余部,在李世贤身死后,为了逃避清廷的绞杀,乘上了欧洲奴隶贩子的轮船,远渡重洋,到了南美秘鲁的伊基克,成为了“契约矿工”。在从事挖鸟粪和硝石矿的工作中,受尽了秘鲁矿主的打骂和虐待。1866年智利和秘鲁、玻利维亚爆发了“硝石战争”,这些太平军余部就在异国他乡发动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二次起义,响应智利军队,击败秘鲁军队。战争结束,智利政府打算赠伊基克给他们成立一个自治镇,但他们婉然拒绝,自愿融入当地社会。

  才子还言之凿凿地称,现在约有四分之一的伊基克当地人有华人血统,他们的先祖,就是李世贤属下的太平军余部。

  故事让人热血沸腾,却根本经不起推敲。

  首先,李世贤的死亡时间就弄错了。

  李世贤是太平天国名将忠王李秀成堂弟,封侍王的时间是1860年。彼年,他先是在芜湖宁国府湾沚镇(今属宣城)歼灭清浙江提督邓绍良军,随后又与陈玉成等合兵消灭清军江南大营,得封为侍王雄千岁,爵称“天朝九门御林军忠正京卫军侍王”。

  1864年天京陷落后,李世贤率汪海洋、陆顺德等经广东入福建,在漳州一带坚持斗争。

  1865年,左宗棠率重兵入闽围攻,李世贤力战不敌,先逃永定,再逃镇平(广东蕉岭),于8月23日被汪海洋杀害。

  如果说,李世贤余部真有流亡海外的,那应该是1865年8月以后的事了,不会是故事里说的1862年。

  再有,“硝石战争”爆发于1879年,结束于1883年,也并不是故事中所说的1866年。

  话说,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个极为干旱的地方,平均每年降雨量不足2.5毫米,称得上是不毛之地,在十九世纪以前,人们都没怎么在意它。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就未对其划定明确的归属权。玻利维亚、秘鲁、智利三国独立后,也只是将之大致地划分了一下,没制定有明确的边界。可到了1860年前后,人们在阿塔卡马沙漠中部和北部发现丰富的鸟粪和硝石矿藏,由于鸟粪是优质有机肥料,硝石是欧美兵工厂用来制造火药的重要原料,二者都可以通过商贸出口换取大量外汇,那么阿塔卡马沙漠就成为了你抢我夺的藏宝地了。

  1879年,玻利维亚、秘鲁、智利三国之间的战争爆发。

  一开始,人们因为这场战争是在太平洋的一个角落发生的,因此给它命名为Pacific War,即 “太平洋战争”。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太平洋战场上又发生了一场极为残酷的海陆大战,则Pacific War (“太平洋战争”)这个词发生了转移,那么1879年开始发生在智利、玻利维亚,秘鲁三国之间的战争被人们改称为“鸟粪战争”或“硝石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的确出现了很多中国战士,这些中国战士甚至组成了一个中国团,在智利军队中作战,而且屡建战功。特别是他们积极参加了攻占秘鲁首都利马的战斗,并因为这一决定性大捷而使这场战争以智利的胜利而告终结。

  只不过,这些中国战士并不是才子讲述故事里的太平天国李世贤余部。

  试想想,如果真有太平军余部于1865年流亡到了伊基克,那么,1879年爆发“硝石战争”,已经是十四年以后的事了,则他们在这十四年时间内,历经秘鲁人的残酷虐待和风雨的摧残,还能剩下几人?又还有几人保存冲锋陷阵的战斗力?

  事实上,19世纪被贩往南美的契约华工死亡率高达75%,平均劳动寿命只有5年。

  那么,出现在“硝石战争”中的中国士兵是怎么回事?

  原来,他们都是在十九世纪中期被贩卖到美洲的中国劳工。

  根据智利史料记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秘鲁曾大量以贩奴形式引进中国劳工,即所谓“猪仔”一度达十二万人,在秘鲁从事牛马不如的奴隶劳动。

  由于压榨太过残酷,造成华工大批量的死亡。当时的清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与秘鲁谈判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迫使其改善对华工的待遇。

  李鸿章和恭亲王均曾以强硬立场介入,并在1874年派遣晚清优秀外交家容闳前往秘鲁收集确实证据,保护受到欺压的华工。

  虽然这些措施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山长水远,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华工的命运。

  因此,“硝石战争”一开战,华工们就参与到这场战争中去——他们看着智利军队打进秘鲁,因而把这场战争视作一个解放自己的机会。

  1977年9月出版的由秘鲁学者温贝托•罗德里格斯编撰的历史文集《秘鲁的苦力华工》一书详细为我们揭开了秘鲁华工参加“硝石战争”的经过。

  秘鲁对华工来说“简直是一座无边的地狱,他们血汗使山谷里的河水都为之暴涨”。1870年9月,帕蒂比尔卡谷地里,华工占当地居民总数的61.4% 的“阿拉亚”种植园的华工不堪忍受压迫,揭竿而起,捣毁了一个又一个种植园,甚至一度攻打沿海重镇帕蒂比尔卡和巴朗卡。但在秘鲁统治阶级的镇压下,这次“规模和激烈程度在秘鲁沿海地区史无前例”的大起义失败了。1879年,当“硝石战争”爆发,华工们天真地认为“智利人会把他们从半奴隶状态下解放出来”,他们积极协助智利作战,在圣胡安(San Juan),米拉弗洛雷斯(Miraflores)等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是,战争结束后,获胜的智利军方却把华工战士戴上镣铐,押送到边境地带的硝石产地,强迫他们从事奴隶劳动。

  为什么要这么做?当时的智利军队统帅帕特里西奥•林奇在回忆录中直言不讳地承认,他曾和秘鲁种植园主谈判,并把逃亡华工归还给后者。这么做的原因是由于当时智利正对秘鲁实施军事占领,希望争取该国上层人士(特别是大种植园主)的支持,并需要靠无偿压榨华工来获得补给。

  由此可见,“太平军余部在南美帮智利击败秘鲁”的故事其实是历史的误传。战争结束后,智利政府没有想过将伊基克赠给华工,而是恩将仇报,把华工遣返秘鲁或押送到伊基克继续充当苦力。实际上,现在居住在伊基克的华人并不是什么太平军的后裔,而是来自广东中山的新移民。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